預防結直腸癌 早期篩查是關鍵!西北大學附屬醫(yī)院•西安市第三醫(yī)院腫瘤外科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1. 結直腸癌是怎么發(fā)展而來的?
結直腸癌(包塊結腸癌、直腸癌,統(tǒng)稱為大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之一,是我國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高發(fā)腫瘤。
結直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大多遵循“腺瘤—癌”序列,從癌前病變出現到發(fā)展為腸癌的過程比較漫長,一般需要10年以上的發(fā)展期。這就為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和臨床干預提供了重要時間窗口。
2. 結直腸癌有哪些癥狀?
①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的改變:排便次數增加,便秘,糞便中帶血、膿液或粘液。
、诟雇矗撼掷m(xù)性隱痛,但不能明確具體的疼痛部位;也可能是腹部不適或腹脹感。
、鄹共磕[塊:多為腫瘤本身,有時可能為梗阻近側腸腔內的積糞。
、苋戆Y狀:貧血、乏力、低熱和不明原因的消瘦。
⑤當腫瘤侵犯臨近器官和膀胱時可出現尿頻、尿痛、血尿;若侵犯骶前神經可出現骶尾部劇烈持續(xù)性疼痛。
早期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沒有任何癥狀,如果有腸道報警癥狀,大都已經發(fā)展為晚期的結直腸癌,所以結直腸癌的預防關鍵在于早期篩查、早期發(fā)現。
3. 哪些人需要進行結直腸癌篩查?
一般人群篩查方案推薦:
每5-10年一次結腸鏡檢查
高危人群篩查方案推薦:
A.若篩查對象的2個一級親屬確診結直腸癌或進展性腺瘤(或1個一級親屬確診年齡<60歲),建議從40歲開始或比家族中最早確診結直腸 癌的年齡提前10年開始,每5年進行1次結腸鏡檢查。
B.對于腺瘤性息肉綜合征患者或致病突變攜帶者,建議應每年進行1次全結腸鏡檢查。
C.對于Lynch綜合征(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家系中攜帶致病突變者,建議自20~25歲開始接受結腸鏡檢查,每2年1次,直到40歲,然后每年接受1次結腸鏡檢查。
2020版《中國結直腸癌早診早治專家共識》推薦普通人群40歲至74歲需定期做結直腸篩查。其中,直腸癌占大腸癌約60%-70%。
西北大學附屬醫(yī)院•西安市第三醫(yī)院腫瘤外科引進電子肛腸鏡,可用作直腸腫瘤篩查,無需腸道準備即可達到診查目的,是直腸腫瘤早期篩查的便捷之選!
電子肛腸鏡介紹
電子肛腸鏡采用醫(yī)用視頻及攝像技術,醫(yī)患雙方在檢查過程中可同時清晰的觀察到放大數十倍的病灶部位。同時可將病灶鎖定后打印成像,為治療前后進行比較提供可靠依據,該技術不僅能對身體表淺病灶進行診斷,還可以通過內窺鏡多功能標準接口連接各種硬性內窺鏡,對體內病灶做活檢、息肉等手術,達到診治結合的目的。
主要用途
1、肛門直腸手術前的檢查和體檢 。
2、黏液膿血便、暗紅色血便等便血的癥狀。
3、長期慢性腹痛、腹瀉或習慣便秘而血便。
4、不明原因的大便形狀改變。
5、糞便中帶有白色、灰白色果凍樣黏性分泌物。
6、下腹部、骶骨部、會陰部長期不明原因的脹痛。
市三院腫瘤外科
西北大學附屬醫(yī)院•西安市第三醫(yī)院腫瘤外科醫(yī)護團隊擅長實體腫瘤及普外科常見疾病的個體化微創(chuàng)綜合治療。
肝、膽、胰、脾疾病治療及相關惡性腫瘤根治術。精準肝葉切除術,肝內外膽管結石膽道鏡取石術(PTCS);全腔鏡下微創(chuàng)保膽取石術。胃腸道惡性腫瘤(癌)、乳腺、甲狀腺腫瘤切除、癌規(guī)范性根治術(保乳根治術)及術后綜合治療。血管通路構建,如輸液港植入等。
腫瘤外科堅持以“立足普外、腫瘤個體化微創(chuàng)綜合治療”的理念,真切地關心每一位患者,持續(xù)改進每一個細節(jié),用熱情、愛心、細心、耐心、智慧和技術為患者提供充滿人文關懷的醫(yī)療服務。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