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軍事|汽車|游戲|科技|旅游|經濟|娛樂|投資|文化|書畫
國外有一個長達十年的隨訪研究顯示:每天暴露在陽光下超過5小時的跟蹤對象,在10年內出現視網膜黃斑部病變早期癥狀的風險是每天僅暴露在陽光下少于2小時的人的2倍還多。此外,大量研究顯示,長時間的裸眼暴曬會導致眼部疾病,主要是導致白內障與眼底視網膜病變。陽光中可能導致眼部疾病的光線主要是其中的紫外線與藍光。
紫外線對眼部損害分為急性與慢性傷害。足夠高劑量的急性紫外線輻射可誘發(fā)急性角膜炎、雪盲癥、電光性眼炎。短波紫外線輻射后角膜炎很容易出現。波長180-400nm紫外線輻射可引起光化學損傷角膜細胞,包括角膜基質與角膜上皮細胞,導致眼部疼痛、畏光、流淚。在極少數情況下,暴露在更高的能量下會導致永久性的角膜內皮細胞損傷。此外,紫外線還可以引起眼瞼皮膚與結膜的損傷,導致光化結膜炎(刺激癥狀、水腫、充血、瘙癢)與眼瞼紅腫、疼痛。
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有哪些?
電光性眼炎:紫外線通過光化學作用造成的角膜結膜急性損傷,使蛋白質凝固變性,角膜上皮脫落。其中,波長280納米的紫外線對角膜的損傷力最大。
翼狀胬肉:是眼球鞏膜(白色部分)朝角膜(透明部分)長出的一小塊像小昆蟲翅膀樣的病變,病變遮擋瞳孔時能影響視力,多見于長年在室外工作的漁民和農民。專家認為,翼狀胬肉的發(fā)生可能是紫外線損傷角膜前彈力層,使結膜下結締組織增生,并形成纖維血管組織向角膜中央侵入而引起。
白內障:白內障中最常見的是“老年性白內障”,它與長期受紫外線照射關系密切。紫外線穿透角膜后被晶狀體所吸收,能使晶狀體可溶性蛋白交聯(lián)凝聚,使晶狀體老化或變得不透明,最終發(fā)生白內障。
視網膜變性:實驗顯示,紫外線尤其是長波紫外線UVA,可穿透到眼內深部,直達眼底而引起黃斑變性等視網膜病變。黃斑是視網膜上視覺最敏銳的部分,此處的病變能嚴重影響視力。
夏季眼睛防曬有3方法
1、空間防曬:在紫外線強烈的地方,盡量減少戶外活動。
2、時間段防曬:在戶外活動的時候,可選時間段防護,最好避免在上午10-下午16點進行戶外活動,其中中午12點的輻射是最強的,尤其要警惕。
3、遮擋防曬:可以利用物品進行遮擋,例如打太陽傘、戴太陽帽、配戴太陽眼鏡等。其中,最直接有效的防護紫外線方法是配戴太陽眼鏡。
紫外線傷眼后該怎么辦?
眼睛是一種精密的器官,有自我保護機制。眼睛一直都是在濕潤狀態(tài)下的,暴露在戶外的時候,有兩種傷害,一是眼睛看了強光,遭受了紫外線的輻射,這是達到視網膜級別的,需要盡快到醫(yī)院就診,檢查視力;另一種比較常見的是眼表損傷,如果角膜上皮受到損傷,需要用藥,利用上皮促生長因子或潤眼劑進行修復。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