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軍事|汽車|游戲|科技|旅游|經(jīng)濟|娛樂|投資|文化|書畫
吃飯的習慣對健康有著極大的影響,如吃飯時細嚼慢咽可以預防多種疾病,而狼吞虎咽可引發(fā)多種疾病,因此吃飯時一定要細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
吃飯細嚼慢咽的好處
1.為腸胃撐起保護傘。中醫(yī)養(yǎng)生講究“蟻性”,是指學習螞蟻飲少食微、細嚼慢咽。這種進食方式能夠促進胃液分泌,將食物磨得更細,便于消化吸收并減輕胃腸負擔。細嚼還能增加唾液,其中的消化酶可助消化,還能形成保護胃部的薄膜。專家說,老人牙齒稀松、消化功能逐漸減退,各種消化液分泌減少,加之腸道蠕動減弱,更應細嚼慢咽。
2.有助營養(yǎng)吸收。專家提出,充分咀嚼食物可使營養(yǎng)物質(zhì)更好地被腸道吸收。實驗發(fā)現(xiàn),兩個人同吃一種食物,細嚼的人會比粗嚼的人多吸收13%蛋白質(zhì)、12%脂肪、43%纖維素。專家說,這是因為細嚼可以細化食物中的粗纖維、粉碎包裹的蛋白和脂肪。
3.減少致癌物質(zhì)的毒性。第二炮兵總醫(yī)院肝膽外科主任周丁華認為,唾液中的氧化酶和過氧化物酶能消除某些致癌物質(zhì)的毒性。當某些含有致癌物質(zhì)的食物進入人體時,唾液就是第一道防線。
4.有效控制體重。專家介紹,大腦神經(jīng)接收飽腹感信號通常需要20分鐘左右。細嚼慢咽能延長用餐時間,刺激飽腹神經(jīng)中樞,反饋給大腦“我已經(jīng)飽了”的信號,讓人較早出現(xiàn)飽腹感而停止進食,有助于控制體重。
5.提高大腦思維能力。專家說,細嚼慢咽時,大腦皮層的血液循環(huán)量會增加,從而激發(fā)腦神經(jīng)的活動,可有效提高腦力。專家建議每天嚼一小把生花生或者生葵花籽,不僅增加咀嚼的時間,其中所含豐富的維生素E、卵磷脂和亞麻酸等,還可以營養(yǎng)腦細胞,對預防認知障礙癥很有幫助。
6.保護牙床和牙齦。咀嚼次數(shù)少,會導致下顎退化,從而使牙床變得脆弱。而細嚼、多嚼可以鍛煉下顎力量,促進牙床健康。專家說,多咀嚼還能促進牙齦血液循環(huán)。
7.清潔口腔防細菌。專家表示,咀嚼時分泌的唾液,含有溶菌酶和其他抗菌因子,可以有效阻止細菌停留和繁殖。因此口腔內(nèi)的傷口一般都可以自愈,很少會感染。
8.有利于控制血糖。據(jù)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日本科學家發(fā)現(xiàn)吃東西太快是最容易增加糖尿病患病風險的壞習慣,這類人發(fā)展為糖尿病前期的風險是健康人的兩倍。武漢市中心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主任醫(yī)師毛紅指出,進餐后30分鐘出現(xiàn)胰島素分泌高峰,糖尿病患者如果進食過快,胰島素會跟不上,葡萄糖迅速進入血液循環(huán),造成血糖升高。
9.減少皺紋,延緩衰老。專家指出,唾液里含有唾液腺激素,能夠參與到促進皮膚細胞分裂增殖、維持皮膚彈性的活動中。另外,專家表示,咀嚼會鍛煉嘴巴周圍的肌肉群,令臉部肌肉更緊致。在以長壽著稱的地中海地區(qū),人們一頓晚餐可以吃三四個小時,這也被認為是當?shù)厝说拈L壽秘訣之一。
10.緩解緊張、焦慮情緒。專家稱,吃飯時細嚼慢咽,集中注意力,可以讓味蕾充分享受每一種味道,食物也越嚼越有味,既飽肚子又飽口福。從心理上說,則能讓人在忙碌一天后安靜下來,以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喧囂的都市生活,令人心情愉悅起來。
吃飯狼吞虎咽的壞處
1.食物的營養(yǎng)質(zhì)量太低
大家仔細地想一想,什么食物吃得快?什么食物吃得慢?當然是精白細軟的食物吃得快,粗糙有纖維的食物吃得慢。如果一餐飯能夠不到五分鐘就吃完,不用說,這餐食物的多樣化程度不高,其中的蔬菜很少,水果也很少,沒有粗糧和豆類,基本上就是精白米精白面食品加上肉類為主,甚至干脆就是單純的泡面、漢堡、餡餅、速凍餃子之類。頓頓這樣的飲食,營養(yǎng)質(zhì)量能高嗎?維生素礦物質(zhì)抗氧化成分等能足嗎?天長日久地這么吃,身體能好嗎?
2.很容易發(fā)胖
大腦攝食中樞感知飽的信息需要時間?谇缓臀咐锵鰜淼纳倭啃》肿樱瑢τ谑秤目刂浦陵P重要。因此,過快進餐的數(shù)量是不由大腦控制的,只能由胃的機械感受器來感知。然而,對于這種精白細軟食物來說,到了胃里面覺得飽脹的時候,飲食已經(jīng)明顯超過身體需求了。
另一方面,有研究證實,同樣數(shù)量的食物,嚼得少、吃得快,就會更容易饑餓。早早饑餓,不僅妨礙工作效率,而且下一餐容易多吃,甚至兩餐之間就會主動尋求高熱量的零食、點心、飲料,見到高熱量的食物就特別沖動。如此,能不容易發(fā)胖嗎。
3.患慢性病的危險加大
精白細軟的淀粉類主食,又是那么快速地吃完,血糖上升的速度可想而知,胰島素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對于預防糖尿病當然是非常糟糕的事情;精白淀粉食物加肉類的配合,讓血脂的控制也會變得更難。如果運動不足,35歲之后會非常容易患上脂肪肝、高血脂、糖尿病。
4.患癌風險上升
口腔的咀嚼絕非沒有意義,唾液的充分攪拌能夠滅活不少有毒有害物質(zhì)。如果放棄了這一步,勢必會增加致癌物質(zhì)作用的危險。而且,精白細軟的飲食本身,就不能供應促進致癌物排出的膳食纖維,也不能供應預防癌癥所必需的抗氧化成分。常此以往,癌癥風險當然會比其他人增大。
99熱心醫(yī)生溫馨提醒:吃飯時間有講究,建議吃早餐用15-20分鐘,中、晚餐則用半小時左右,對于老年人來說,每口飯菜最好咀嚼25-30次。
(責任編輯:)